
问:造脸与修心的作文800字议论文
- 答:曾经有一位老将军回他当过兵的部队看看,语重心长地对大家说,我们无论干什么事,做什么工作都要不断地学习,学习可以净身,可以强化我们的本领和做事的能力,尤其要经常修心养性与修身洁行。
在现实生活中,有些同志不能把修心与修身一并起来去理解对待,只重外表的修饰,轻视内心的修养。有少数人往往摆脱不了名缰利索羁绊的驱使,对待学问,不去在学知识、长才干上下功夫,为了一纸文凭或一张证书而不择手段;对待职位,不在安心本职岗位有所建树上下功夫,而是分心走神、不安分守己;对待利益,不能正确对待,而是经不起考验、抵不住诱惑,理想信念产生动摇。
古人言:“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修心是修身的内在要求和本质特征,修身首先要修心、正心。一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发生倾斜,人格和形象发生扭曲,往往是从不注重心灵的净化、思想深处的修炼开始的。心不正,身必歪。私心过重,私欲膨胀必然会疾病缠身,损人害己;贪心过重,利欲熏心,必然会见钱眼开,见利忘义;玩心过重,分心走神,必然会玩世不恭,玩物丧志;心存邪念,心术不正,必然会当面装人,暗里藏刀……
修身是修心、正心的外在表现,修心关键是要见诸修身的实践。知为先,行为重。知行统一,修身洁行,需要三省吾身,遇事三思而行。面对艰苦的工作,认真地想一想怎样才能做到以身作则,恪尽职守;面对矛盾和困难,认真地想一想怎样才能做到迎难而上,身体力行;面对“灯红酒绿”,认真地想一想怎样才能做到守身如玉,出淤泥而不染。把修心养性转化为修身洁行,需要从点滴做起,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一个人,不因一点虚名而误了实实在在的进取、不因一己私利而丢人格尊严、不因一丝杂念而失千古恨,而要以勤、清、谦、俭、廉为立身之本,以懒、浊、骄、奢、贪为终身之戒。
可见,修心与修身对于我们人生是多么的重要,二者不可偏废。
问:关于修身的议论文800高中
- 答:修身
孟德斯鸠说:“一个人的成功,不仅需要学校和家庭,更需要社会的关怀。”话正是说明了一个道理:内方外圆,方显修身之道。以前说人,从两方面看,一是内心,二是外貌,但这并非这里的内方外圆。所谓“内方”指在父母、教师下奠定的人生资本;“外圆”则指的是在社会教育下健康的人格。
在我看来:人的道德修养的提升即人品高尚的体现就在于“内方外圆”,两者缺一不可。若内过于方,则会致呆滞,不懂变通;若外过于圆,则会致滑腻,让人生厌。内方外圆,如同日月星辉,有日无月过于猛烈,让人难忍;有月无日又过于寂寥,让人落寞。只有通过内方外圆,人才能真正的剖析自己,从而达到一个高度去审视自己,从而对自己的查漏补缺,真正的修养,养性,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古代,内方外圆表现为文武。钟子期琴艺了得,关羽武艺高强让人心生敬意,可又总觉的在冥冥之中少了点什么。是什么呢?当我接触到李白的“拔剑四顾心茫然”时,我明白了,那是一种两面的缺乏,只有李白才把实质发挥到了极致。而如今提倡的“内方外圆”,则是社会,家庭,学校教育的有机结合体。所以这是人最基础的追求,我们应该向往“内方外圆”去学习做一个大写的人。
社会,金钱,利益,这些词连在一起给人一种不寒而栗之感。因为社会教育与父母,老师教育又相悖之地,于是有人只注重在内在深层次。可一个事物有反面,必有其正面。要想修身养性我们就应学会趋利避害。做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将吸收外部,纳为己用,才能获得真正意义上的成功。
问:与其修面,不如修心。 议论文800子
- 答:不是修面的面相。相由心生是说世间的一切法相皆是众生善恶心所生产的无明业相。跟修心修面不搭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