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论语的议论文君子之道

关于论语的议论文君子之道

问:论语的议论文800字
  1. 答:《论语》通篇反反复复、絮絮叨叨都是在说君子和小人,但《论语》中的君子和小人在概念上同我们今天所理解的君子和小人是截然不同的,不是我们现在经常简单认为的君子就是好人,小人就是坏人。《论语》中提到的君子和小人基本上不是指他们的出身,小人出身,甚至君子和小人出身以外的平民百姓甚至奴隶,如果他们通过一定方式混入了上流社会,成为社会管理者,他们也就跻身君子之列了。
    从出身和身份上划分,君子和小人是不关乎道德问题的。但作为社会管理者,其人品是十分重要的,让人品有缺陷的人来管理社会,社会是要出问题的。所以《论语》中不断强调君子的人品,要求君子不断提高自身修养。而对于小人,他们更多地是充当执行者而不是决策和管理者,不能够也不必要像要求君子那样要求他们。
    通过《论语》我们可以看得出来,孔子教育的目的是培养社会的管理者而不是执行者,因而他就将道德教育放在首要位置,而不是就技能教育作为他的教育方向。孔子为什么如此执着于君子和小人,一定要让自己的学生们成为君子,不要去做小人呢?从上述两者的不同范畴就可以看出来,作为社会管理者的君子的社会作用和历史影响是那些具体技术性工作的执行者无法比及的。正是因为君子居于社会的管理层,有着如此不可估量的、长久存在的社会影响力,孔子才如此地强调君子的道德,对君子有非常高的道德标准。
问:【求一篇关于君子之道的2000多字的论文,要围着《论语》来说】不要随随便便在网上复制一遍
  1. 答:君子是孔子心中理想的人格标准,一部短短万余言的《论语》,其中“君子”二字就占据了其中一百多处。从古至今,君子无疑是人们最为崇敬的道德偶像,君子是做人的一种极高境界,人人都想成为一位文质彬彬的君子。“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大抵就是孔子对君子形象的一个高度概括。也就是说,一个人只有具备内在的仁爱之心,又能以合乎礼仪的形式表现出来,这才能称作君子。《论语》中所讲的君子之道给我们做人以极大的启发。
    希望这篇文章能帮助你!
问:论语关于君子有哪些阐述,结合其中两条谈你的理解与观点?
  1. 答:我们现在说的“君子”与“小人”通常都是在道德层面的,但《论语》产生的年代,君子与小人不具有这样的价值观。当时的君子与小人主要是身份的区分,《论语》中的君子主要是指社会管理层、决策层的人士,而小人则主要是社会执行层人士。由于社会地位与职能分工的不同,对他们的要求道德要求也就不同,对君子的道德要求当然比小人高。比如孔子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这本来是社会分工的要求。因为社会管理层、决策层必须从整个社会的宏观去考虑问题,考虑社会整体的更广泛、更高层次的利益问题,这种利益被上升定义为义,所以要求君子喻于义。但小人作为社会执行层,不得不考虑具体的事务,都是直接的利益,因此要求小人喻于利。
    正是因为对君子与小人的不同道德要求,久而久之形成了君子具有崇高道德水准,小人道德水准低下这样的社会感觉,最终产生我们现在这种道德层面的“君子”与“小人”的观念。
关于论语的议论文君子之道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