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社会转型和竞争压力等各种因素的影响下,当下高校校园仍存在着生命教育缺失的现象,社会上也出现很多大学生生命困惑引发悲剧的热点事件。对比国外各具特色的生命教育模式,我国高校的生命教育开展还处于起步阶段,尽管近年来在国家政府的倡导下,生命教育已如火如荼地在中小学校园中开展,但高校生命教育的开展仍停滞不前。本文通过志愿服务对个体内在价值的作用性,试图将志愿服务纳入高校生命教育的开展中。首先,通过随机抽样选取江苏省南京市6所高校的在校生为研究对象,采用调查问卷对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经历与其死亡态度、生命意义感之间的关联性进行分析研究,进一步佐证志愿服务实践对大学生生命教育方面所起到的积极效用。其次,本文直面高校学生的生命困境,主要从三个方面剖析当前高校生命教育开展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即高校生命教育管理体系方面、高校生命教育中学生主体参与度方面、外部环境对大学生生命价值观的影响方面。基于此,本文最后着眼于志愿服务融入高校生命教育的角度,探索高校生命教育开展的新路径:一是推动志愿服务的社会化发展,二是构建以志愿服务为载体的高校生命教育体系,三是优化高校生命教育的外部环境。旨在借用志愿服务、高校和社会各界的联动作用,力图构建出最佳的高校生命教育模式,促进大学生青年群体个体生命的和谐健康成长,推进公民生命教育终身发展。
基本信息
题目 | 以志愿服务为载体的我国高校生命教育路径研究 ——以驻宁高校为例 |
文献类型 | 硕士论文 |
作者 | 薛瑶艳 |
作者单位 | 南京邮电大学 |
导师 | 丁静 |
文献来源 | 南京邮电大学 |
发表年份 | 2020 |
学科分类 | 社会科学Ⅱ辑 |
专业分类 | 高等教育 |
分类号 | G641 |
关键词 | 生命,高校生命教育,志愿服务,路径研究 |
总页数: | 53 |
文件大小: | 1044k |
论文目录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的可能创新之处 |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1.1 生命 |
2.1.2 生命教育 |
2.1.3 志愿服务 |
2.2 理论基础 |
2.2.1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
2.2.2 人本主义的教育思想 |
2.2.3 潜在课程 |
第三章 志愿服务对生命教育的影响研究——以驻宁高校为例 |
3.1 调查对象与内容 |
3.2 调查结果与分析 |
3.2.1 关于志愿者的基本情况分析 |
3.2.2 关于大学生死亡态度状况的分析 |
3.2.3 关于大学生生命意义感的分析 |
第四章 高校生命教育开展现状及问题研究 |
4.1 高校生命教育管理体系 |
4.1.1 培养目标功利化 |
4.1.2 教学活动碎片化 |
4.2 高校生命教育中学生主体参与度 |
4.2.1 大学生认知水平有限 |
4.2.2 大学生有效沟通欠缺 |
4.3 外部环境对大学生生命价值观的影响 |
4.3.1 传统家庭教育观念的影响 |
4.3.2 大众传媒方式的影响 |
第五章 志愿服务融入高校生命教育的路径研究 |
5.1 推动志愿服务的社会化发展 |
5.1.1 强化志愿服务的队伍建设 |
5.1.2 打造志愿服务的长效机制 |
5.1.3 建立志愿服务的反哺机制 |
5.2 构建以志愿服务为载体的高校生命教育体系 |
5.2.1 培养高校生命教育理念 |
5.2.2 创新高校生命课堂环节 |
5.2.3 加强高校生命文化建设 |
5.3 优化高校生命教育的外部环境 |
5.3.1 重视家庭教育 |
5.3.2 清理网络流毒 |
5.3.3 引领社会风尚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问卷调查量表 |
附录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撰写的论文 |
附录3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参考文献
[1] 论加强高校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必要性及其实施途径[J]. 学理论 2013(27) |
[2] 高校生命教育与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构建——基于社会主义“和谐”观的视角[J]. 临沂师范学院学报 2010(05) |
[3] 高校生命教育的基本原则及其实践建构[J].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1) |
[4] 论高校生命教育实施的三个阶段[J]. Journal of Shanx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 2011(10) |
[5] 高校生命教育“热”理论与“冷”实践现象探索[J]. 时代教育 2014(18) |
[6] 和谐理念下的高校生命教育研究与实践项目总结[J]. 文教资料 2014(26) |
[7] 论高校生命教育的内涵诉求及路径构建[J].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 2010(04) |
[8] 高校辅导员开展生命教育的原则与方法探析[J].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14(10) |
[9] 高校生命教育“热”理论与“冷”实践现象反思[J]. 教育探索 2012(08) |
[10] 高校开展生命教育的内容和途径探析[J]. 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0(02) |
[11] 高校生命教育探究——以宁波财经学院“生命与幸福”课程为例[J]. 西部素质教育 2018(13) |
[12] 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对策研究[J].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6) |
[13] 家庭的生命意蕴与高校生命教育[J]. 教育评论 2011(05) |
[14] 高校生命教育的价值旨归、现实问题与教育应对[J].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3) |
[15] 科学发展观融入高校生命教育的路径选择[J]. 鸡西大学学报 2015(06) |
相似文献
[1]志愿服务经历能增强大一学生的信任吗?[D]. 胡平平.长沙理工大学2018 |
[2]志愿服务经历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影响[D]. 高新利.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16 |
[3]全面质量管理视阈下研究生学位论文抽检制度研究[D]. 欧阳铮.华中师范大学2019 |
[4]研究生学位论文抽样设计比较研究与优化[D]. 李晓萌.云南财经大学2019 |
[5]地方高校研究生教育内部质量保障体系研究[D]. 陈黎明.黑龙江大学2019 |
[6]研究生拓展课程实施与效果评价研究[D]. 刘哲.河北大学2019 |
[7]研究生参与高校内部质量保障研究[D]. 丁凤珠.湖南大学2018 |
[8]Y大学硕士研究生群体“代发行为”的质化研究[D]. 李瑞华.渤海大学2018 |
[9]研究生学习与思想状况及存在问题的实证研究[D]. 肖秋霜.华南理工大学2018 |
[10]研究生视角下的高校“三助一辅”制度调查研究[D]. 江露.东南大学2018 |
基于志愿服务的我国高校生命教育路径研究-以南京市高校为例
下载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