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过最近几年中国乡村旅游的迅速发展和热衷于旅游的消费群体在不断的扩大。虽然我国农村旅游相对较短,但随着规模的迅速扩大和转型的迅速转变,我国农村旅游开始呈现出多层次化、一体化、品牌化的发展趋势,在城市大众旅游的挤压中占到了一席之地。中国目前乡村旅游规划建设大多走的还是去旧建新。基本不管村落之前的发展模式是如何如何,开始搞规划时盲目的进行一刀切,大搞农业展览和农田观光,缺少对村落实际情况的深入调查研究,建设之初对原居民进行换地补偿,当地人离开了他们赖以生存的家园,拿到地之后的开发商开始对村落进行大拆大建。该模式在开始时由于人们对乡村旅游缺乏认识,而且早期照搬复制的村落也比较少,加之国内游客对新鲜事物的向往以及群团出游优势明显,因此对乡村旅游的参与率和回游率比较高。与此同时国家基本完成了传统村落的统计通报工作,山西省应县小石口村也在最后一批名单之中,在乡村振兴战略大背景以及乡村旅游小背景引导下,保护好小石口村传统风貌遗址,利用好小石口村特色旅游资源、发展好小石口村特色小汗液发展,改善好小石口村村民居住环境,推动区域旅游业发展成为当前小石口传统村落需要面领的机遇及挑战。本文围绕乡村旅游下的小石口村保护更新分四部分展开初步研究。第一章绪论部分主要以乡村旅游为背景指引传统村落未来的开发方向,确定了研究内容所能带来的意义,并且通过国内外有关传统村落的相关介绍情况,加深读者对传统村落的理解。第二章主要介绍了乡村旅游的内涵以及传统村落保护更新过程中需要借鉴的理念及理论,指出传统村落保护利用过程中出现的相关问题。最后通过整理国内外的一些优秀保护改造案例及经验,为本文研究对策提供学习参考的经验。第三章节是研究对策,首先论述了传统村落改造的理念与原则,其次从村域空间、村落空间、院落空间三个部分展开对策研究,为后面实际案例提供指导依据。第四章结合主要以实际村落小石口传统村落为例,通过对小石口村空间现状、院落建筑风貌以及旅游资源的调查研究分析,结合网络资料汇总,对小石口村的现状提出了问题并分析问题出现的原因,接在对其发展乡村旅游过程中保护传统村落现状存在的问题。接着针对这些问题,利用第三章中所制定的对策,初步探讨了相应的保护改造以及村落的更新与发展对策。
基本信息
题目 | 乡村旅游背景下传统村落保护更新设计研究 ——以山西小石口村为例 |
文献类型 | 硕士论文 |
作者 | 杨明月 |
作者单位 | 长春工程学院 |
导师 | 李梅,郭威 |
文献来源 | 长春工程学院 |
发表年份 | 2020 |
学科分类 | 工程科技Ⅱ辑 |
专业分类 | 建筑科学与工程 |
分类号 | TU982.29 |
关键词 | 乡村旅游,传统村落,保护改造,更新与发展 |
总页数: | 75 |
文件大小: | 7158k |
论文目录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我国乡村旅游发展概况 |
1.1.2 我国传统村落面临的问题 |
1.1.3 乡村旅游下传统村落发展需求 |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国内外传统村落保护研究现状 |
1.4.1 国外传统村落保护研究现状 |
1.4.2 我国传统村落保护研究现状 |
1.5 研究框架 |
第2章 乡村旅游对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影响及问题 |
2.1 传统村落保护开发模式 |
2.1.1 特色小镇模式 |
2.1.2 乡村旅游模式 |
2.2 乡村旅游的内涵 |
2.2.1 乡村旅游的概念 |
2.2.2 乡村旅游的类型 |
2.2.3 乡村旅游的特点 |
2.3 传统村落保护更新所提理论 |
2.3.1 触媒理论 |
2.3.2 生态博物馆理论 |
2.3.3 织补理论 |
2.3.4 融合共生理论 |
2.3.5 有机更新理论 |
2.4 传统村落保护改造案例分析 |
2.4.1 日本白乡川合掌造传统聚落 |
2.4.2 浙江松阳传统村落保护利用 |
2.4.3 安徽尚村传统村落保护实践 |
2.4.4 江西朱砂村传统村落保护规划经验 |
2.5 传统村落旅游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
2.5.1 古街巷过度商业化 |
2.5.2 空心化现象在加剧 |
2.5.3 传统建筑破坏严重 |
2.5.4 特色产业元素不足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乡村旅游背景下传统村落保护更新对策 |
3.1 旅游型传统村落保护更新理念和原则 |
3.1.1 保护更新改造理念 |
3.1.2 村落更新改造原则 |
3.2 乡村旅游背景下传统村落空间规划路径 |
3.2.1 村域旅游发展空间引导 |
3.2.2 村落创游功能布局引导 |
3.2.3 旅游亲民路线升级引导 |
3.2.4 公共服务设施聚合化引导 |
3.3 传统院落建筑的继承与改造 |
3.3.1 风貌完整予以保护修缮 |
3.3.2 风貌改变予以整修改造 |
3.3.3 残留遗址予以复原更新 |
3.4 传统村落历史风貌营造 |
3.4.1 村落生活环境呈现亲民体验 |
3.4.2 乡村建筑景观记录传统价值 |
3.4.3 非遗农产品提升村落品牌力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乡村旅游背景下小石口村保护更新实践 |
4.1 小石口村概况 |
4.1.1 村落区位 |
4.1.2 社会经济 |
4.1.3 历史沿革 |
4.2 村落现状调研 |
4.2.1 村落用地现状 |
4.2.2 院落空间现状 |
4.2.3 村落建筑现状 |
4.2.4 旅游资源现状 |
4.3 小石口村现状问题 |
4.3.1 旅游资源利用整合不到位 |
4.3.2 旅游服务配套设施落后不足 |
4.3.3 风貌建筑闲置破败率较高 |
4.3.4 街巷文化环境品质不突出 |
4.4 乡村旅游背景下小石口村保护更新对策 |
4.4.1 小石口村保护区划原则 |
4.4.2 保护区划精准定位划分 |
4.4.3 村落发展规划结构优化 |
4.4.4 村落传统建筑风貌保护 |
4.4.5 非遗内容丰富旅游体验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士论文及其他成果 |
在学期间参加专业实践及工程项目研究工作 |
致谢 |
参考文献
[1] 探索传统村落集群式保护发展[J]. 城市发展研究 2020(12) |
[2] 传统村落空间格局规划保护与应用研究[J]. 智能城市 2020(23) |
[3] 胶东海草房村落保护更新规划设计研究[J]. 住宅与房地产 2020(36) |
[4] 四川省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J].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01) |
[5] 传统村落神圣空间形态、当代价值及其研究范式再认识[J]. 人文地理 2020(06) |
[6] 乡村振兴背景下张家口市蔚县传统村落价值分析[J].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2020(03) |
[7] 地域文化视野下湘中传统村落空间研究[J]. 室内设计与装修 2021(01) |
[8] 地方性知识视角下陕南传统村落保护的现实困境与规划应对[J]. 城市建筑 2020(31) |
[9] 耕读文化下的历史村落——以福州市梁厝特色历史文化街区景观工程为例[J]. 城市建筑 2020(27) |
[10] 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的句法研究初探——以鄂东麻城市深沟垸为例[J]. 建筑与文化 2020(12) |
[11] 安徽省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J].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01) |
[12] 关于传统村落发展与保护的思考[J]. 文化产业 2020(35) |
[13] 新疆18个传统村落全部挂牌保护[J]. 新西部 2021(01) |
[14] 黔东南侗族传统村落空间基因的多样性分析[J]. 贵州民族研究 2020(11) |
[15] 中国传统村落空间分异的流域性特征研究[J].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01) |
[16] 本期聚焦:传统村落空间特征与保护利用探讨[J]. 现代城市研究 2020(12) |
[17] 适用于传统村落的综合性规划策略研究——《传统村落保护及利用规划编制指南》的探索[J]. 现代城市研究 2020(12) |
[18] 青岛市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J]. 现代城市研究 2020(12) |
[19] 基于政策分析和知识图谱的近30年中国传统村落研究进展与热点分析[J]. 中外建筑 2021(02) |
[20] 藏族村落[J]. 文史杂志 2021(02) |
[21] 传统村落时空演变研究综述[J]. 四川建筑 2021(01) |
[22] 江西制定传统村落整体保护规划[J]. 建筑设计管理 2021(01) |
[23] “上下协同”的云南传统村落更新路径探析[J]. 南方建筑 2021(01) |
[24] 湖南省域传统村落空间格局的影响因素分析[J].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 2019(06) |
[25] 传统村落文化生态保护性发展思考——基于海南岛屿传统村落视域的问题探微[J].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 2019(06) |
[26] 问题导向的城郊传统村落活化设计探析[J]. 装饰 2019(11) |
[27] 乡村振兴背景下永州传统村落绿色发展探索[J].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9(10) |
[28] 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实践探索——以马关县梁子上村为例[J]. 城市建筑 2019(25) |
[29] 西安市传统村落空间形态典型类型研究[J]. 城市建筑 2019(26) |
[30] 文化视角下的丽水传统村落与乡土记忆论析[J]. 丽水学院学报 2019(06) |
相似文献
[1]线性文化遗产视野下汾河流域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研究[D]. 郭卫雪.北京交通大学2020 |
[2]西南传统村落空间营建的生态智慧及启示[D]. 朱雯雯.重庆大学2019 |
[3]自组织理论视角下海南黎族传统村落空间活化研究[D]. 关业培.桂林理工大学2019 |
[4]基因表达视角下传统村落的延续与新生[D]. 杨力.重庆大学2016 |
[5]苏州传统村落分类保护研究[D]. 王留青.苏州科技学院2014 |
[6]山西和顺北地垴山地村落型传统风貌度假村设计研究[D]. 苏文.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7 |
[7]基于文化特性的浙江省传统村落保护利用研究[D]. 范畴.浙江大学2019 |
[8]陕南传统村落的整体性保护与更新设计研究[D]. 张基伟.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20 |
[9]“内生发展”理念主导下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研究[D]. 张旭钰.浙江大学2020 |
[10]基于传承度评价的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路径研究[D]. 陈伟煊.安徽建筑大学2020 |
乡村旅游背景下传统村落的保护与更新设计研究-以山西小石口村为例
下载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