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国内电子商务的快速崛起,也拉动了物流行业的兴起,同时国民收入的日益增多也积极带动了全球旅游业的发展,各种卡车、货车、客车的数量日益增多,交通状况日趋复杂。人们对出行的质量需求也越来越高,“节能环保”、“舒服”、“安全”已经成为了驾乘的关键词。汽车制造业为了满足市场的需求,持续增加各类卡车、客车的功率,但时速越来越快的同时,车辆的制动负荷也随之增大。车辆所有的制动负荷都由自己的制动系统来承受,长此以往,制动系统的性能会持续下降,使用过程中多次制动会引起刹车片过热,也会伴随着车辆失速的风险。所以随着市场需求和国家政策要求,能够分担车辆制动负荷80%的缓速器应运而生。车用缓速器作为新型节能环保、外辅制动配件,在车辆制动系统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北京工业大学李德胜教授提出并研发了一种双凸极电磁液冷缓速器,以该型缓速器为例,本文利用Maxwell软件对双凸极电磁液冷缓速器建立模型并进行模拟仿真。论文的具体工作及研究成果如下:1、分析了缓速器装置对未来汽车制动领域的积极作用,相关的国内外法律法规也推动了缓速器的研发和进步。研究了目前市面上的各种缓速产品,分析各装置的优缺点。对国内外缓速器的技术发展和应用现状、存在差距进行研究,提出本文的具体研究内容和创新思路。2、研究国内外学者对缓速器建立的几种模型,发现其中的不足并提出自己对缓速器模型的理解和想法。而后验证了缓速器电磁场相对应等效磁路的思路,再利用能量守恒定律反推出制动力矩的表达公式,从公式中得到影响缓速器制动特性的相关因素。3、利用有限元分析法和Maxwell软件,对缓速器进行建模。详尽研究了模型仿真前,设定材料属性、边界条件、激励源、求解参数、网格划分等过程,得到具体的仿真结果。4、在建好模型的基础上,通过改变转速、励磁电流、涡流密度、气隙间距、材料属性等多个因素的参数,来研究对缓速器制动特性的影响,得到性能最优化的方案,有利于缩短研发生产周期,降低试验过程的成本。并对缓速器进行长距离持续性下坡的过程进行试验,来验证缓速器足以满足实际工况的需求。
基本信息
题目 | 基于Maxwell的汽车双凸极电磁液冷缓速器制动特性研究 |
文献类型 | 硕士论文 |
作者 | 严悦 |
作者单位 | 扬州大学 |
导师 | 葛强,葛金桂 |
文献来源 | 扬州大学 |
发表年份 | 2021 |
学科分类 | 工程科技Ⅱ辑 |
专业分类 | 汽车工业 |
分类号 | U463.5 |
关键词 | 双凸极,电磁液冷缓速器,制动特性,有限元分析 |
总页数: | 82 |
文件大小: | 8873k |
论文目录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4 研究内容 |
第2章 双凸极电磁液冷缓速器结构及控制特性研究 |
2.1 双凸极电磁液冷缓速器构造及原理特性分析 |
2.2 双凸极电磁液冷缓速器控制方式及联合制动特性研究 |
2.3 双凸极电磁液冷缓速器使用效果及优点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Maxwell的双凸极电磁液冷缓速器电磁场有限元仿真分析 |
3.1 电磁液冷缓速器数学模型的研究 |
3.2 电磁液冷缓速器等效磁路及制动力矩的研究 |
3.3 电磁液冷缓速器静、瞬态磁场的有限元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双凸极电磁液冷缓速器制动特性研究 |
4.1 转速与励磁电流对缓速器制动特性的影响研究 |
4.2 涡流密度与气隙间距对缓速器制动特性的影响研究 |
4.3 材料属性对缓速器制动特性的影响研究 |
4.4 缓速器的持续制动特性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总结和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参考文献
[1] 某国六重型汽车缓速器退出故障分析及处理[J]. 重型汽车 2020(06) |
[2] 汽车永磁无级缓速器的设计与仿真分析[J]. 重庆大学学报 2021(02) |
[3] 自励式缓速器工作原理与性能测试方法[J]. 内燃机与配件 2019(24) |
[4] 汽车用电磁液冷缓速器控制系统设计[J]. 电子器件 2019(06) |
[5] 基于虚拟边界法的自励式缓速器温升计算模型[J].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2020(07) |
[6] 自励式缓速器的研究现状和展望[J].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2020(09) |
[7] 电磁液冷缓速器影响因素仿真与分析[J]. 机电信息 2020(26) |
[8] 缓速器故障容错控制系统设计[J]. 重型汽车 2020(05) |
[9] 六问缓速器 干货在这里[J]. 商用汽车新闻 2019(Z4) |
[10] 浅析重卡缓速器的发展趋势[J]. 汽车实用技术 2017(24) |
[11] 发动机泄漏缓速器的功率调整能力分析[J]. 科技通报 2016(12) |
[12] 客车缓速器力矩测试方法研究[J]. 客车技术与研究 2017(03) |
[13] 不同热交换器结构对液力缓速器响应时间的影响[J]. 汽车实用技术 2017(14) |
[14] 汽车永磁缓速器综述[J]. 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 2017(09) |
[15] 双凸极自励式缓速器设计与试验研究[J]. 工业技术创新 2015(03) |
[16] 某发动机缓速器的设计开发和整车应用[J]. 柴油机设计与制造 2015(03) |
[17] 液力缓速器在整车上的匹配及常见问题的解决[J]. 汽车实用技术 2020(17) |
[18] 发动机缓速器经发动机冷却系统散热比例的计算方法[J]. 汽车工程 2019(04) |
[19] 车用缓速器轴承游隙的测量与调整[J]. 城市公共交通 2017(06) |
[20] 发动机减压缓速器在商用车上的应用研究[J]. 内燃机工程 2016(03) |
[21] 自励式液冷电磁缓速器的数值模拟与实验研究[J]. 汽车工程 2015(06) |
[22] 分级式永磁缓速器的设计[J].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05) |
[23] 汽车用电液缓速器性能特点及选择[J]. 汽车零部件 2015(10) |
[24] 推广匹配滞后拖缓速器发展后腿[J]. 商用汽车新闻 2014(13) |
[25] 4例缓速器故障分析[J]. 商用汽车 2013(03) |
[26] 特尔佳缓速器故障排除2例[J]. 汽车维护与修理 2012(01) |
[27] 校车是否需要配备缓速器[J]. 商用汽车 2012(05) |
[28] 适用于货车的缓速器[J]. 物流技术与应用(货运车辆) 2012(04) |
[29] 自励式缓速器试验台设计[J]. 中国农机化 2012(04) |
[30] 车用缓速器的底盘测功机试验方法[J]. 机械设计与制造 2011(09) |
相似文献
[1]聚磁式汽车永磁缓速器关键技术研究[D]. 张雨婷.东北石油大学2020 |
[2]轴向移动式汽车永磁无级缓速器的关键技术研究[D]. 刘凯.东北石油大学2019 |
[3]自励式缓速器关键问题探究[D]. 郝鹏.江苏大学2019 |
[4]新型机电缓速器综合性能测试平台设计与研究[D]. 尹邦飞.湖南大学2015 |
[5]新型永磁缓速器结构设计与优化[D]. 张立伟.山东交通学院2017 |
[6]蓄能式永磁缓速器的研究[D]. 马奕超.河北科技大学2011 |
[7]液冷双凸极自励式缓速器控制系统设计与研究[D]. 郑然.北京工业大学2014 |
[8]商用车水介质缓速器热管理[D]. 游登峰.吉林大学2015 |
[9]一种新型机电缓速器的研究[D]. 冯卫.湖南大学2011 |
[10]一种单相磁阻构造能量回收型缓速器的研究[D]. 邓高飞.北京工业大学2011 |
基于麦克斯韦的汽车双凸极电磁液冷缓速器制动特性研究
下载Doc文档